首页 > 滚动资讯 > 健康资讯

强冷空气来了!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

2024-11-27 11:01:33

 

近日,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,受强冷空气影响,中东部地区将迎来一次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过程,气温普遍下降6~10℃,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4℃以上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,这样的寒冷天气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。如何在寒冷中守护好自己的健康?别担心,小福森这就为大家带来一份超详细的防治指南!

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

 

 

(图 | 千图网)

在寒冷的天气下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显著上升。一些研究指出,在冬季,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,心脏性猝死更容易发生在寒冷的冬季。

​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:

在寒冷的环境中,人体为了保持体温,血管会自然收缩,以减少热量的散失。然而,这种血管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,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。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寒冷天气下的血压升高可能更加显著,需要特别注意。

血液流动速度减慢,血液黏稠度增加:

随着气温的降低,血液流动速度会减慢,同时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。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血栓形成,从而增加了心肌梗塞和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。

交感神经兴奋,心率加快:

寒冷天气还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,使其兴奋起来。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、心肌收缩力增强,进一步增加了心脏的负担。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,这种变化可能更加危险。

气温骤降,心脑血管患者应关注哪些指标?

 

 

(图|千图网)

心脑血管

需要关注的四大指标

血压

高血压或是正常偏高的血压,相对健康血压的人群来说,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更高。

血脂

衡量血脂含量的标准分别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胆固醇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。如果这些指标出现异常,可能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兆。

血糖

长期的高血糖环境,不仅会造成微血管的病变,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概率也比正常人群高得多。

尿酸

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,可能加重冠心病患者的不良预后。

寒冷天气,心脑血管患者应如何养心?

 

 

(图|千图网)

1️⃣保证日常用药需求:不能中断服药,对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等慢性病的患者,建议居家老年人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与专科医师联系,征求慢性病长期管理方面的专家意见,备足冬季常用药品。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其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是血液粘稠度增加、血流缓慢、血管壁弹性降低等因素,导致血液在血管中形成血栓,进而引起心肌缺血、脑供血不足等症状。因此,可以使用活血通脉的中成药进行调理,帮助改善血液循环、扩张血管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,缓解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。活血通脉的中成药主要含有葛根、丹参、川芎等中药成分,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的作用,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供血情况,缓解疼痛、眩晕、肢体麻木等症状,这类中成药有如福森通脉口服液。

▲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使用2️⃣注意保暖,避免受到寒冷刺激。注意增加衣物,保持室内温度适宜,尽量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。同时,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过度密闭的环境。3️⃣保持饮食均衡,合理膳食。多吃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少吃油腻、煎炸、腌制食品,尽量少吃零食和夜宵。同时要控制饮酒,戒烟。4️⃣适度运动,增强心脑血管功能。可以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骑车、游泳等,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增强心脑血管功能。但要注意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。

 


    标签:

    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5741267-1号 统计代码 网站地图

    统计代码